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半年内三调架构后,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半年内三调架构后,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原标题:半年内三调架构后,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36氪独家获悉,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副总经理张志琦已于近期离职百度,多位百度云内部人士向36氪确认了这一消息。一位一线美元基金人士告诉36氪,已经和尹世明有过接触,不排除其创业可能。

尹世明于2016年被百度前总裁张亚勤招至百度,搭建了百度云计算业务商业化体系,是百度云的“一把手”。尹世明和张志琦有着深厚的销售背景,二人此前分别为 SAP 大中华高级副总裁与 SAP 中国区副总裁。“百度云初期的大客户,基本都是 Watson(尹世明)和志琦带进来的。”一位百度云早期员工对36氪说。

半年内三调架构后,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原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云总经理尹世明

在百度内部看来,尹世明的离职并不意外。今年3月中的一次架构调整,已经为这位百度云一把手的离开进行了铺垫。

今年3月11日,百度CTO王海峰发送内部邮件,宣布对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进行调整,其中,尹世明、张志琦两人卸任原职务,另作安排,百度智能云的云计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态等业务负责人将向王海峰汇报。

这已经是半年内百度云第三次架构调整。

2019年9月,百度宣布将智能云事业群组与CTO体系融合,尹世明团队向集团CTO王海峰汇报。

2020年1月8日,百度将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与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缩写为AIG),继续由百度CTO王海峰负责。

可以看出,在上述调整中,尹世明所在的 ACG 从单独的事业群组,被合并至整体的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汇报对象也从李彦宏改为去年5月升任为 CTO 的王海峰。“几次调整后,尹世明的管辖范围缩小了非常多。”上述百度云员工对36氪说。

从尹世明卸任职务到彻底离开百度,间隔不过一个多月。一位接近尹世明的人士对36氪表示。“以Watson 的性格,这轮调整后他肯定会走。除了以云为代表的 To B 体系以外,百度内部没有适合 Watson 的位置。”

至于尹世明的卸任原因,有来自百度内部的说法是,百度云现在的策略也是借助AI来追求高速发展,因为企业客户如今更重视靠AI解决方案帮他们创造新价值,而尹世明和张志琦的销售打法已经跟不上目前的To B市场,以往铺量的销售策略不再行得通。

“Robin认为百度云2019年的表现是不及格的。”一位百度云中层人士告诉36氪,该人士谈到,在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夹攻云计算的背景下,尹世明主张百度云优先扩张份额,“即使亏损也要做”,这种销售端的激进打法势必会带来亏损。

根据《财经》报道,2019年初,百度云曾立下100亿元的营收目标(36氪向百度求证,百度方面对此数字予以否认),为了这个营收目标,百度将大量人员扩招名额给到百度云,在原有的1800名员工基础上再次扩招2000人。

不过,百度高层对百度云的表现并不满意,上述百度云人士谈到:百度云2020年的 OKR 中增添了利润指标,而不是不计成本的扩张。

此外,在市场份额上,百度云也表现平平。根据 IDC 2019年上半年数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阿里、腾讯、中国电信、AWS、华为位居前五,占据总体75.3%的市场份额,百度云位列第六。

半年内三调架构后,原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图片来自 IDC 中国。

不过,对于尹世明因业绩不佳离职的说法,也有数位百度云员工向36氪讲了另一个视角的故事:云计算在发展初期耗时耗钱,可相比投入重金的行业老大百度云、腾讯云,百度云在集团支持层面并无优势,一些销售、市场投入支持甚至不及行业第二梯队的金山云与浪潮云。“在公司过去给的资源支持下,即使换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比尹世明做得更好。”

在尹世明、张志琦离职后,百度云急需在商业化销售方向上补上自己的人才漏洞。百度以工程师文化著称,据36氪了解,不论是百度云目前的直属负责人CTO王海峰,还是几位业务分管副总裁吴甜(AI 平台)、李莹(百度CIO、百度地图)、侯震宇(技术架构)、马杰(百度安全),均为典型的“技术派”,而对于百度云至关重要的商务、市场等前哨岗位,短时间内是否有合适高管顶替?

在数轮架构调整、高管变动后,百度云显得未免动荡。不过,令不少百度云员工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在调整过后,百度云已有了提速发展的迹象。

在组织架构上,过去百度以 AIG 主导技术,ACG 主导销售,但由于分属两个大的事业群组,在职责划分上容易重复造车轮,而在合并后,有百度云员工对36氪表示;“前端销售和后端产品、研发的沟通的确顺畅了许多。”

而在产品与业务进展上,百度云也明显加快了商业化进程。

4月3日,百度宣布中标1900万元的央视融媒体项目,将配合央视建设私有化部署的AI 平台;4月13日,百度发布基于自主研发 ARM 服务器的“云手机”产品,可实现安卓原生 App 及手游的云端运行,将覆盖云游戏、云应用、云 VR 和云办公等四个场景;4月16日,百度又发布了基于百度 AI 体系的度目AI镜头模组、度目人脸抓拍机等人脸识别硬件。

告别尹世明主张的粗放扩张打法后,追求利润、落地成单,聚焦商业化仍然是百度云2020年的主命题,在阿里云号称2000亿投向服务器与云 OS;腾讯云8000人猛攻产业互联网的当下,如何平衡投入与回报、如何找到兼具商业与技术的To B人才,都是百度云亟需解决的命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