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AI每天可以打3000个促销电话,不会累也不会怒

AI每天可以打3000个促销电话,不会累也不会怒

(原标题:Think telemarketers are a pest? Wait till China’s AI versions call)

网易科技讯 8月11日消息,在中国内地,智能电话营销机器人(或称人工智能电话助理)正给电话营销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机器人每天可以拨打3000个电话,它们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发脾气,即使屏蔽号码也无法阻止它们。

AI每天可以打3000个促销电话,不会累也不会怒

图:AI机器人每天可以拨打多达3000个电话,即使被屏蔽也无法阻止它们

对于上海居民范开怡(音译)来说,她从小时候起就总会接到推销来电。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手机上,这位38岁的数字项目协调员都遭到销售代表的轰炸,他们试图向她出售保险、医药产品、健身课程和移民服务等任何东西。其他人试图说服她向银行贷款,不需要背景调查或抵押。

最近,这种电话营销似乎出现了变化。现在,当范开怡接电话时,经常发现电话另一端似乎并非真人,取而代之的是非常逼真的机器人。她说:“最初,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我在与自动化服务通话。我告诉那个‘人’,我不需要增强能量的产品,那个声音接着又推荐了另一种类似产品。当我问‘你没听到我刚才说的话吗’时,那个声音似乎听不懂。就在我正要挂断电话的时候,那个声音突然承认自己是AI电话助理。”

范开怡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她称:“我觉得跟机器说话很蠢。但它的声音太真实了,听起来并不像是预先录制的。”

机器人制造商在网络广告中声称,它们可以“每天拨打3000多个电话”,“销售额增长140%”,“支持和识别许多不同的中国方言”。最重要的是,它们“无需人工干预”就能做到这一切。

一位在线销售助理称赞机器人的优点,他说:“与人类不同,它们永远不会感到疲倦或喜怒无常。它们成本低,效率高。最棒的是,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用户。”而这种智能电话营销系统的价格可以低至1313元。

范开怡说,不接电话并非最好的选择,因为你不知道电话另一端到底是谁。她说:“这个电话可能来自一个新客户,或者那些快递小哥,甚至是那些外卖小哥。”

每天八次 

成都人张凯(音译)说,他过去每天都会接到两到三个推销电话,但最近这个数字上升到了每天八个“骚扰电话”。

张凯说:“以前,在接到骚扰电话时,我可以向真人发泄不满。然而现在有了机器人,我甚至不知道如何转移自己的挫败感。AI驱动的语音程序似乎足够复杂,可以灵活地回答问题。如果我说出相关产品的名称,他们就能告诉我更多有关该产品的信息。”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ion的数据,2017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价值159亿元人民币(约合23亿美元),占当时全球62亿美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6亿美元。

在中国,“语音助手”不仅内置于智能手机和汽车中,还内置在电视机和冰箱中,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琐事。

科技分析师刘欢表示,智能语音技术现在如此先进,以至于很难将其与真人区分开来。在机器人开发者将自己的技术出售给公司后,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它是合法使用还是合乎道德的使用。

阻止AI推销

随着AI呼叫变得越来越普遍,公众正在警觉起来,并想方设法避开它们。一种流行的技术是拒绝接听来自以“95”开头电话号码的任何电话,这是许多电话营销公司使用的代码。公众还呼吁加强监管,以遏制电话营销领域出现这种糟糕的过度行为。

分析人士建议发展反制技术,并对销售非法产品或服务的人处以更高的处罚。然而,刘欢表示:“限制和控制这类电话的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承担有效的监管角色,即使这意味着蚕食他们的利润。这也是相关机构需要强制运营商采取的措施。”

7月22日,工信部要求三大运营商,加大力度打击诈骗电话和骚扰问题。但就目前而言,要完全避免这些电话似乎不太可能。张凯说:“你可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机器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因此我们轻轻挂断就好了。”(小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