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原标题: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有些装置关停,有些全力扑向病毒研究)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如果将大型实验装置比作科学家的兵器,那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它们有些沦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有些则全线扑上病毒研究的主战场,无暇兼顾其他领域的需求;有些分布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得以幸免。

大多数科学突破都是漫长求索,在短期内,科学家们可以趁此机会处理已获得的实验数据,或者完成理论演算。不过,若疫情持续挡住科学装置的大门,新发现的进程将不可避免受阻。

光源:集火病毒研究

明亮的大型X射线光源犹如一台“超级X光机”,能拍清楚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在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微电子等领域都肩负重任,平常时候往往也机时难求,此时大多选择集中火力,专攻新冠病毒研究。

“上海光源”就在疫情下特别开通“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专项课题”绿色通道,助力科学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蛋白质结构。

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上海光源 微博@上海国资发布 图

在欧洲方面,澎湃新闻了解到,位于德国的电子加速同步中心(DESY)

有三名员工被确诊新冠。光源装置目前已经关停,不久后可能会针对新冠病毒相关研究部分开放。位于法国的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也应政府要求暂停运行,但随时可应新冠病毒研究的需求重启。

中东首个同步辐射光源SESEAM于3年前建成,如今应约旦政府要求全部关停。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多个同步辐射光源仍在继续工作,但现阶段优先满足病毒研究的需求。

对于病毒医学领域之外的科学家而言,国际尖端光源的选择所剩不多。位于日本兵库县的大型同步辐射光源SPring-8就是其一。

地下实验室:风雨不动

对于基础物理实验装置而言,决定运行或关停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一是本地的疫情现状。

致力于中微子和暗物质探测的实验室往往深藏在地下或者山中,所受影响较小。

深藏地下2000米的加拿大SNO实验室目前就仍在收集数据,据《自然》网站报道,远程操作是该实验室一贯的风格,只有极少数科研人员需现场工作。不过,从地面通向地下实验室的电梯因空间狭窄,仍存在健康隐患。

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江门中微子地下实验室效果图 新华网 图

同样是地下空间、同样探测中微子和暗物质,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在阴云密布的意大利仍能保持现有实验进行,只是中止了升级建设。

在日本神冈,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未受明显影响,2月刚刚闪亮登场的日本神冈引力波探测器也在正常调试过程中。

位于广东的江门中微子地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复工。中国科学家估计,工期会被疫情拖慢3个月,但仍能赶上在2022年开工。

那些暂停的项目

另一些著名科学项目则选择暂避疫情锋芒。

意大利比萨附近的“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原本将现场工作人员缩减到最小规模,仅有10余人,希望能继续捕捉黑洞等大型天体并合制造的“时空涟漪”。但随着进入意大利的交通受限,彻底关停成了唯一的选择。

Virgo的美国同行激光引力波干涉天文台(LIGO)同日宣布关闭实验。它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关停实属无奈。只需再坚持1个月,两大天文台就能完成当期的数据收集目标,进入大型升级改造阶段,直到2022年以翻倍的精度重新亮相。

如今,一切成了未知数。

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激光引力波干涉天文台(LIGO) 腾讯太空 图

所幸的是,据《自然》网站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间,LIGO和Virgo毕竟合作收集到了海量数据,其中包括56个候选的引力波事件。分析这些现有的数据就需要数月时间——如果科学家们能继续使用超算中心的话。

要知道,超算中心如今也把重心扑向了新冠研究战场。

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设备“国家点火装置”(NIF)位于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近日宣布暂停实验。

欧洲核子中心的王牌、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LHC自2018年年底就开始长期“闭关”,进行升级改造,原计划于2021年重启工作。受疫情影响,改造工程被迫中断。

南极科研站可能是目前地球上最安全的实验室。这一批驻站科学家抵达南极的时候,新冠疫情尚未暴发。他们会在极寒之地一直待到南半球的下一个夏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