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覆盖珠峰后,5G建设还有哪些坎

覆盖珠峰后,5G建设还有哪些坎

(原标题:覆盖珠峰后,5G建设还有哪些坎 )

覆盖珠峰后,5G建设还有哪些坎

工信部《通知》落地18项措施拉动万亿级市场

据预测,2020年全球70%的5G连接将来自于中国;到2025年,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

从2G时代开始,移动信号覆盖珠峰便具有了标志性意义,代际移动通信升级的转折点往往由此开始。

4月20日晚间,中国移动宣布“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进展,截至4月19日15时30分,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已开通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的3个5G基站,预计4月25日前完成6500米前进营地2个5G基站及所有点位的建设开通,届时,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

这是自今年3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以来,5G建设取得的又一突破。专家表示,《通知》的发布让因疫情而延宕的三大电信运营商5G关键设备采购招投标重上轨道,唤醒了整条产业链,我国5G建设明显提速。

厘清5G阶段性发展方向

5G如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科技赋能战略布局中的棋眼,诸多新兴技术、“新基建”所指每个领域均有赖它的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交通、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造就了工业化时代的奇迹,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移动网络的现状,促进数据要素的生产、流动和利用,还将让各行各业更便于联通协同、提供服务,带动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通知》提出18项措施以确保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为此被视为5G阶段性发展的重要方向性文件。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说:“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通知》针对加快5G发展实际情况、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5G整体推进等提出的五方面18项措施,几乎涵盖5G阶段性发展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厘清了行业对5G的认知。”

当新冠肺炎疫情渐渐消退,社会运行重回正轨,5G成为带动产业复苏的关键手段。

从不久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公布的2019年业绩可以看出,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已明显加码,今年三家将合计向5G投资1803亿元,是上一年三家5G投资的4.37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2025年,5G商用将带动超过8万亿元的新兴消费;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一边是政策扶持,一边是运营商的巨额投入和全力推进,中国5G的发展将带动全球5G的新一轮提速。

3月10日,GTI与GSMA联合发布《5G时代移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报告》,呼吁各国借鉴中国等5G先行国家政策经验,加大支持性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加速全球5G发展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问题,构建“5G+”新形态

《通知》提出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赋能行业为方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系统推进,充分发挥5G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积极构建“5G+”新经济形态。

王志勤表示,以问题为导向,《通知》聚焦了我国5G发展中需各方努力解决的问题。比如,处于集中建设初期的5G网络还面临投资成本、建设协调等多方面问题,需统筹布局,加大地方政策支持和落地实施。

“《通知》进一步提出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加快开放共享电力、交通、公安、市政、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社会站址资源,将有效解除限制5G发展的桎梏。”辛鹏骏说。

《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但5G基站数量多、成本高一直备受关注,共建共享是必由之路。

据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介绍,截至3月初,中国铁塔累计建成5G基站超20万个,建设中严控新建站比例,降低建设成本,超过97%的需求利用存量资源满足;同时新建的653个地面站址中,利用社会资源205个,占比31%。

在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健康、媒体娱乐等正成为5G创新应用的先导领域。

与4G相比,5G网络拥有比4G快10—100倍的传输速度,可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时延可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能够实现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终极服务体验。

如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所言,5G市场的增长速度快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5G尚有许多应用可能性等待我们继续发掘。

就加快5G融合应用发展,王志勤提醒业界:“我国5G融合应用仍处于探索期,需尽快从单点应用向规模应用转变,从丰富应用场景着手,打造重点应用领域。”

5G应用将首先在消费市场普及拓展

《通知》特别就业界关注的问题,如站址协调、用电方便、700M用频、SA与NSA原则、网络共享与漫游等做了原则性安排,并针对5G未来发展和创新中的课题,如毫米波用频规划、5G行业专网等释放了积极信号。

而产业界尤为关注的是,虽然5G独立组网国际标准今年6月才全部完成,《通知》已提出“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控制非独立组网(NSA)建设规模”。就此,运营商层面给出肯定回答,今年三季度完成规模部署,年底实现5G独立组网正式商用能力。

因为可以提供很多5G核心网的独特功能和创新的能力,独立组网是运营商关注的5G重点技术,很多独立组网的第一个呼叫都由爱立信与合作伙伴完成。

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说:“从全球主要的商业部署看,今年还是以非独立组网为主,中国在全球主导大规模的独立组网,又一次在5G发展建设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能忽视独立组网存在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终端、芯片、应用等还有待成熟。”爱立信东北亚区研发中心总经理彭俊江表示,什么时候引入独立组网曾是3GPP争议最大的议题。没有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难的是技术拿来干什么用,目前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还在摸索初期。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说:“一头有技术,一头有痛点,把两端连接起来让技术找准痛点是很难很磨人的过程,全行业都在为此而努力。”

虽然5G前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变量,《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

如果说《通知》明确了独立组网问题,为行业应用释放了明确信号,那么鼓励用户向5G迁移则意味着5G应用将首先在消费市场普及拓展。

截至今年3月,中国厂商发布的5G智能手机达38款,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3000元主打机型已进入市场,预计下半年5G手机市场将在千元普及和高端旗舰级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格局。

据GSMA预测,2020年全球70%的5G连接将来自于中国;到2025年,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记者 刘 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