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这家公司让孙正义损失惨重,这次终于要盈利了?

这家公司让孙正义损失惨重,这次终于要盈利了?

据外媒报道,WeWork执行董事长Marcelo Claure表示,在采取了大规模裁员、资产出售等一系列积极的调整举措之后,公司有望于2021年底实现正现金流,且这一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Marcelo Claure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WeWork看到了市场对灵活办公空间的强劲需求。具体而言,尽管疫情后的居家办公降低了市场对公共办公空间的需求,但一些公司开始在员工居住地附近为其寻找卫星办公室。WeWork也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集中收到了一批新的租赁合约。

虽然盈利时间已提上日程,但笼罩于这家昔日共享办公“独角兽”身上的阴霾,并未因此淡去——其与最大外部投资者软银集团(以下简称软银)的法律纠纷仍在继续。

唱衰与质疑中,盈利提上日程

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日前WeWork执行董事长Marcelo Claure表示,在经历了裁员约8000人、重新谈判租约和资产出售等激进的成本削减和业务模式调整之后,预计公司有望于明年底实现运营盈利的目标。

这家公司让孙正义损失惨重,这次终于要盈利了?

图片来源:推特

而该消息宣布之际,WeWork仍然处于投资人的质疑与市场的看空之中。去年秋天以来,该公司经历了一系列挫败与挑战。2019年9月,彼时估值高达480亿美元的WeWork IPO失败,随后估值暴跌至80亿美元,公司陷入危机、全球大幅度裁员。而究其IPO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财务状况——WeWork经营现金流长期失血且未来难以改善,以及同为共享经济“独角兽”的Uber、Lyft上市后股价表现欠佳,也影响了二级市场对WeWork的估值。

市值的大幅缩水也让其最大投资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滑铁卢”。今年5月,软银发布了公司史上最糟糕业绩——其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愿景持有的投资资产的未实现估值亏损(净额)为1.9万亿日元,其中WeWork、Uber及其他三个附属公司在第四季度出现公允价值下降;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其他投资组合公司的总公允价值也显著下降。软银董事长、CEO孙正义也在去年底承认,投资WeWork是一个错误。

日前,Marcelo Claure表示,自去年IPO失利后,公司已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现金消耗并大幅度削减成本。目前,该公司已将员工人数从去年的14000人大幅削减至5600人。此外,其也相继出售了旗下如计算机学院Flatiron School、软件公司Teem、The Wing股份等非核心业务。

与此同时,虽然新冠疫情让许多人不得不居家办公后,降低了共享办公的需求,一些租户也因此拒绝支付租金或要求终止租约。但Marcelo Claure介绍称,WeWork看到了市场对灵活办公空间的强劲需求——一些公司开始在员工居住地附近为其寻找卫星办公室,并将员工分散到主办公大楼之外。过去一个月里,万事达、微软、字节跳动等公司均与WeWork签署了新的租赁协议。据悉,今年6月,该公司录得自今年2月以来最强劲的销售业绩。

“每个人都认为WeWork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没有任何机会。但一年之后,你将看到WeWork基本上会成为一家可盈利的企业,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化资产。”Marcelo Claure说道。

与大股东软银法律纠纷继续

虽然强有力的成本削减和新的办公需求让WeWork的盈利提上日程,但笼罩在其身上的阴霾并未因此减退。事实上,其与软银之间的法律纠纷仍在继续。

这家公司让孙正义损失惨重,这次终于要盈利了?

图片来源:

推特

去年9月在WeWork经历IPO失利、陷入重重危机后,软银不得不充当起“救火队长”角色。为防止其现金告罄、就此破产,软银随即宣布将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约95亿美元的纾困计划,其中包括收购该公司价值高达30亿美元的股权(含公司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纽曼高达9.7亿美元的股份),以及65亿美元的债务和股权融资。

然而,今年春天,上述纾困计划中30亿美元股权的收购变数。3月17日,软银向WeWork股东发出通知称,由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美国政府监管部门对WeWork展开调查,于去年秋天制定的向该公司私人股东提出的30亿美元股份收购计划可能不再进行。但软银向WeWork承诺注资50亿美元的计划不会改变,并且其中15亿美元的资金已经到位。4月2日,其正式在官网宣布终止上述股票的收购。5天后,一个由WeWork董事会成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向软银提起了法律诉讼,声称前者“进行了一场有目的的活动,以避免完成收购要约”。

软银方面则表示,将为诉讼提起强有力的辩护,并称特别委员会提交了“绝望而被误导的尝试”。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场纠纷的庭审时间被定于1月1日。此外,本月初软银向投资人表示,其对WeWork103亿美元的投资已减计至24亿美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