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美团、更美涉售违规医美产品,美白针溶脂针大行其道

美团、更美涉售违规医美产品,美白针溶脂针大行其道

(原标题:美团、更美涉售违规医美产品,美白针溶脂针大行其道)

包雨朦

记者在美团、更美等平台上搜索,都能发现存在大量的商家正在提供未经国家药监局注册的商品。

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非法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占行业高达88%,医美非法从业者超过十万,而合法医师仅占行业28%,假货和水货针剂泛滥。

国家卫健委网站4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美团、更美等平台上搜索,都能发现存在大量的商家正在提供未经国家药监局注册的商品。

溶脂针:未在国内注册,却广泛销售

譬如,在美团平台上,搜索溶脂针,就能看到相关的产品介绍和提供产品的商家名单,并且还有大量的求美者的经验分享。

实际上,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款溶脂针尚在我国获批注册。溶脂针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资料显示,以磷脂酰胆碱为主要成分的注射剂在德国、俄罗斯等地已获得注册许可,但只限于治疗脂肪双赛、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适应症,在医美领域并未得到许可。

所谓的溶脂针在治疗中需要注射到体内。而注入体内的材料并不会完全被人体吸收,在一些情况下会有部分溶解后的残留物,严重的会影响机体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的,造成肝肾等脏器的损害,这也是注射溶脂针最大的风险因素。

美团平台上,溶脂针的项目百科中提到“溶脂针是目前非手术局部减肥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在项目缺点中,美团也指出,溶脂针尚未获批,脂肪分解后细胞残留物在代谢过程中会影响机体正常的循环系统,风险较大。关于产品安全性前后不一致的描述,令人迷惑。

美团、更美涉售违规医美产品,美白针溶脂针大行其道

美白针:披上“画皮”出现在美团等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一些违规产品以更隐蔽的方式被展示出来,其中一个代表就是美白针。与溶脂针一样,美白针也尚未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一些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产品要么涉及走私,要么则可能是商家违规自行配置的。

在美团等平台上搜索美白针时,已经看不到对应的产品链接,但是会出现美白导入等相关的产品推荐。在美团的美白导入项目百科中提到,项目特色是将美白成分直接导入肌肤深层、表皮没有创伤的美肤方法,别名是电波微针导入。

这一介绍看起来与美白针是完全不同的产品。然而记者与商家沟通之后却发现,所谓美白导入、全身美白等说法不过是美白针的一层“画皮”。

美团、更美涉售违规医美产品,美白针溶脂针大行其道

据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的客服介绍,美白导入是将维生素C、谷胱甘肽、传明酸、氨基酸等成分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体内。这一项目与已经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流行多年的美白针并无二致。

另一家薇琳医疗美容医院的客服则告诉记者,该机构提供的“全身美白”服务就是美白针。当记者指出国内并没有获批的美白针产品时,该客服称是医生自己配置的,而非成套盒的产品。

据了解,美白针的主要成分为抗氧化物质,包含传明酸、谷胱甘肽、谷氨酸等,当前市场中有一些违规的美白针配方里面含有违禁成分,比如激素、铅等,尽管短期来看美白效果明显,但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医疗机构自行配置的美白针,成分配比不明确,质量难保证,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7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也公开了多个医疗美容警示案例,再次强调了“美白针”、“溶脂针”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监督科科长刘洪表示, “美白针”、“溶脂针”等在中国没有正式批准,并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正规守法的医美机构和医生不会给就医者注射这类产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wei

【声明】:135手机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为您推荐

称台积电拿下苹果5G射频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新一代iPhone14

据台媒报道,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凭借先进制程挤下三星,拿下苹果5G相关射频(RF)芯片订单,最快有望应用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4。 对此,台积电不评论单一客户订单动态。市场人士分析,相关芯片将采用台积电6纳米制程生产,预期年需求将超过15万片。业

联发科如何借5G脱胎换骨

打从进入5G市场开始,联发科就不断强调要在「技术」上领先,执行长蔡明介也公开宣示「我们绝不落后」。因此不论是在芯片的性能规格方面,或者解决方案推出的时程,联发科都不断地采取积极主攻的态势,处处给竞争对手压力,甚至让高通破天荒的挺身出来捍卫自

6G研究应该未雨绸缪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实

基于联盟博弈的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通信网络对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可用的无线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解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5G通信系统引入了终端直连(D2D)通信技术。D2D通信是蜂窝网络中彼此邻近的设备不经过基站转发,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1]。通过允许其用户复用蜂窝资源进行数据传

高通展锐芯片齐发 5G芯片商用迈入战国时代

如今疫情之下,5G芯片市场却热度不减,近两周新品频发。2月26日,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贲T7520,同一天高通发布了骁龙XR2平台、8cx 5G芯片组。2月18日,高通还对外发布了第三代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60。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

返回顶部